年輕時的張道社在河北一家磚廠創(chuàng)業(yè),攢下人生中的第一桶金。2014年,張道社回到家鄉(xiāng),在家門口承接工程。2021年,村里實施道路硬化,啟動工程招標,他一舉中標。但剛開始建設時,就遇上建材價格大幅上漲,導致工程實際支出遠超預期。不巧的是,張道社的身體也出現了狀況,需要手術治療。高昂的手術費、尚未到賬的工程款,一時間資金難題讓他措手不及,很多村民以為工程不能按時完工。然而,張道社沒有逃避,他四處借錢周轉,最終工程保質保量交付,工人工資也按時發(fā)放。
龍井村村民陳聲健稱,他跟著張道社一起干了很多年的活,從來沒有拖欠過工資,就是再難,他也會想辦法把工資結清。
寧可自己吃虧,也不愿讓他人利益受損。張道社講誠信的事跡傳開了,大家在路邊拼刻出“感恩路”三個字,表達感激之情。張道社說,雖然這個工程虧了十幾萬,但是他感覺是值得的,最重要的是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。2016年,張道社在村里辦起農家樂,代銷糧油和蔬菜等物資,幫助群眾就近銷售農產品。在經營農家樂的過程中,他也是堅持誠信經營。“他經常說,叫我把肉多放點、炒足點,怕顧客吃了不滿意。”張道社妻子陳友香說。
“人無信不立,業(yè)無信不興”,是對張道社高貴品格最生動的詮釋,十堰好人、竹山最美家庭、十星級文明戶和致富帶頭人等一個個榮譽稱號,是對他最好的褒獎。(杜登艷 陳 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