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云,浪子回頭金不換。生活中,很多曾經(jīng)誤入歧途或一時失足的浪子,在改造服刑后終于回頭。這些“回頭浪子”需要有人幫他們重新樹立起人生的信心和目標,親情幫教就倍顯彌足珍貴。在潘口鄉(xiāng)就有這樣一位“點化師”,他就是該鄉(xiāng)司法所所長施裕宏同志。
故事一:重獲家園奔富路
現(xiàn)年57歲的胡德才是潘口鄉(xiāng)潘口河村4組人,2001年6月,因涉嫌盜竊罪被刑事拘留。期間,老伴受人蠱惑,賣掉了三間土木結構房屋,向他人轉包了土地、山林,準備隨女婿到江蘇生活。同年7月,胡被縣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兩年。2003年4月,他被釋放回家后得知自己沒了家園,萬念俱灰,犯罪的念頭再度萌發(fā)。作為其幫教人員的施裕宏獲悉后,勸導他不要沖動,沒有他本人同意,房產(chǎn)變賣、土地山林轉包都是無效的。在協(xié)商房產(chǎn)買主退房、胡退錢無效的情況下,施裕宏義務充當胡的代理人,經(jīng)市中院二審判決,胡終于失而復得本屬于自己的房屋。深表感激之情的胡重新樹立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,在種好3.5畝土地的情況下,還到縣城建筑工地當小工,目前已全部退清了別人1.2萬元的購房款。他說:“我一定遵紀守法,勤奮勞動,爭取早日走上致富之路?!?BR> 故事二:刑釋犯成了致富帶頭人
干凈整潔的院落碩果累累,標準欄圈里3頭大肥豬正在悠閑地曬太陽,潔白的墻壁上掛滿了金黃的玉米棒子,成群的雞在竹柵欄里覓食……這就是刑釋犯劉必友的家。劉1983年因犯拐賣婦女罪被判無期徒刑,因在服刑期間7次立功,被減為有期徒刑16年,1999年12月釋放。作為幫教責任人的施裕宏深深知道,要把一個十多年大好時光都在監(jiān)獄中度過的浪子引上正路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。他與村干部耐心地給劉做思想工作,讓他消除顧慮,只要改過自新,是不會受歧視的。當他了解到劉缺土地和流動資金時,立即協(xié)助村委會給劉調整8畝土地,并積極與縣農行聯(lián)系,為他擔保貸款2500元發(fā)展3畝黃姜,使他純收入達到5000多元。2001年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政策,施所長又聯(lián)系為劉落實退耕面積9.5畝,并將樹苗送到地頭。后經(jīng)驗收合格,年兌現(xiàn)糧食2850斤、錢190元,解決了他全家吃飯的問題。當他得知劉還有一個初中畢業(yè)的女兒賦閑在家時,又積極通過勞動部門為其聯(lián)系到隨州打工,年收入8000多元。如今,加上養(yǎng)豬、喂雞和賣余糧收入,劉一家的年純收入在12000元,人平4000元,成為全鄉(xiāng)致富帶頭人之一。
故事三:刑釋犯的女兒圓了大學夢
19歲的常會是刑釋犯常明成的女兒,今年被武漢長江大學錄取。因家庭經(jīng)濟拮據(jù),常明成準備讓女兒輟學打工。常會非常想上大學,但苦于沒有學費,整日以淚洗面。施所長了解到情況以后,親自上門找到常明成兩口子,耐心教育他們克服困難,不要誤了孩子的前程。適逢縣委、縣政府正在開展關愛女孩行動,通過他的呼吁,民政部門為他們解決了300元學費,常明成夫婦思想也通了,常會終于圓了大學夢。(梁時存)
![相關新聞](http://static.rmzx.zhushan.cn/pc/static/image/newsimg.png)
![今日竹山便民服務](http://static.zhushan.rzv7.com/file/upload/240304195839_1629.jpg)
![今日竹山云超市](http://static.zhushan.rzv7.com/file/upload/240304195838_8885.jpg)
![](http://static.rmzx.zhushan.cn/pc/static/image/newsimg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