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走越遠
從官渡鎮(zhèn)乘車,溯堵河而上,過松樹嶺電站,過龍背灣電站,折而向右,從山頂轉(zhuǎn)到谷底,就看到兩戶人家,姓鄧,當?shù)厝朔Q為“鄧家”。鄧家門前的小河現(xiàn)在叫瓦滄河,竹山古縣志稱為瓦沙河,源自湖北省與重慶市的界山。瓦滄河自竹溪縣桃源鄉(xiāng)古峰嶺村流入竹山縣官渡鎮(zhèn)蒲溪村,至桃源村匯入堵河。這段曲折幽深的河谷就是武陵峽。武陵峽全長約30公里,從鄧家而下直至峽谷出口約10公里,是武陵峽最精妙的路段。
往事并不如煙,這是我第三次進入武陵峽。
八年前的夏天,我第一次來到武陵峽,從古峰嶺腳下進入峽谷,曾來到鄧家歇腳。這是帶著吊腳樓風格的土墻房子,屋里擺放著背簍,頭纏毛巾的鄧家大媽,端著一根老長的旱煙袋,旁若無人,咂咂有聲,院子里的大黃狗閑來無事,時不時地追逐著蝴蝶。我們在鄧家借水泡面,然后繼續(xù)向下。遺憾的是,前行不遠,峽谷中遇到深潭,下水試探,潭水高過頭頂。因為擔心攜帶的相機等物品落水,我們只得怏怏地原路返回。
去年夏天,我從鄧家下河,第一次走出了峽谷,欣慰中又覺得天空不夠明麗,光線有些暗淡,以至沒有留下滿意的照片。這次來的正好,天藍的沒有一點暇疵,云白的不帶一絲陰影,青山上綠葉發(fā)亮,河谷里流水泛光,碩大的黑色蝴蝶優(yōu)雅地閑庭信步,各種鳥兒的叫聲交響著渾然天成的樂曲。我們從鄧家門前沿河而下,趟入武陵峽奇瑰的風景中。
武陵峽里只能趟著河水走。因為沿途很多路段沒有路,甚至除了峭壁只有河水。我們或者從左岸到右岸,或者在河水里行走。河水清淺,河底石頭的大小、顏色、形狀,直視無礙,洞若觀火。稍有一些涉水經(jīng)驗的人,從河底沙礫的顏色、河中水花的大小,以及河床的寬窄等,都能看出河水的深與淺。
謙虛一點說吧,我,在水里算得上一把好手。
我的老家在堵河邊上,我自小在河水里廝混,小時候搬石捉蟹,長大了撒網(wǎng)捕魚,至今仍保持著對河水的親情。只是現(xiàn)在很少看到自由的河流了!大大小小的河流都要建起電站來,河水被禁錮了,河流消失了!那圈養(yǎng)的水不是河流,看不見水的游動,聽不見水的歡笑,那水面的垃圾和丑陋的岸線透露出水的悲哀。當然,我并不是反對建設(shè)水電站,水庫有水庫的浩渺,水庫有水庫的風光,但我是一個在河邊上長大的人,我更喜歡自由流動的河流。
在大家小心翼翼地趟著的時候,同行的美國留學(xué)生史蒂文卻開始了“折返趟”。他板著臉,甩著胳膊,齊步走似地來回趟著,牛高馬大的家伙,激起老大的水花。這個二十六歲的小伙子曾當過海軍陸戰(zhàn)隊員,因為追一個溫州姑娘來到中國??此鞘勘霾偎频谋砬?,我開始覺得這小子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,后來才明白,他是以這種方式表達他的欣喜若狂。
是啊,這條小河多么美!兩岸青山滴翠,一路蜓飛蝶舞,時有奇花異草,間或飛鳥鳴還,水隨山轉(zhuǎn),景隨步移,我們趟過來趟過去,都趟不出這條小河帶給我們的嫵媚。
但這條河絕不是一條柔弱的河流。這段峽谷時寬時窄,最窄的地方不到兩米,在逼仄的峽谷中,河底是細碎的礫石和沙子,在稍寬闊的河谷地段,則滿是臉盆以至更大一些的石頭,在接近峽口的一帶,則是巨石累累。八年前阻擋我們前進的原本是巨石擋住狹窄的河道,以至形成深潭。去年我走到那里的時候,深潭已不知所在,巨石無影蹤。這條小河的力量何其雄偉!遙想河水滿峽之時,無論是多大的石頭,在滾滾洪流的不懈沖擊之下,要么化為碎片,要么飄向前方。
在歲月的河流里,每個人都想做一條魚,自由而靈動,滋潤又灑脫,但我們一定會發(fā)現(xiàn),我們不是魚,我們只是石頭,我們被時光裹挾,我們被撞擊,被磨礪,被雕琢,我們跌跌滾滾、遍體鱗傷、千瘡百孔。募然回首,我們那些夢想的碎片早已掩沒在河道的沙灘里,再也找不回來了!
且收起一河傷感來,且隨著一河清流向前走吧,且行且珍惜。在武陵峽夢一般的山水中,且放眼去,看那絕壁上的光和影吧。
武陵峽的絕壁真的是鬼斧神工。尤其是兩米左右寬窄的那一段峽谷,就像是原本連在一起的高山劈開了一條縫似的。站在峽底仰望,兩旁壁立萬仞,所謂的蒼穹只是藍藍的一線。每次走到這里,我先是驚嘆,繼而驚悚,再生敬畏。山,何其雄偉!人,何其渺??!天生萬物,人類不過是大自然寵溺的幼童而已,焉能不生崇敬之意?
武陵峽有足夠的資格接受我們的膜拜。
在十多億年的時間里,這里還是浩瀚的海洋;大約在七億年的時候,這里上升為陸地,后又沉入海洋;兩億三千萬年的時候,神農(nóng)架及竹房三縣多處斷裂,上升為陸地。武陵峽就是一條斷裂帶。所謂斷裂帶,通俗一些說,就是裂了一道口子。斷裂帶其實很常見,包括雅魯藏布大峽谷在內(nèi)的許多大峽谷都是斷裂帶形成的,但武陵峽斷裂帶之深、之長、之窄、之奇,以至成為一道奇妙的“山縫”,堪稱奇觀。而瓦滄河恰巧又從這條斷裂帶上汩汩流過,可謂奇之又奇。
城關(guān)鎮(zhèn)一位朋友從官渡鎮(zhèn)購得一塊重達400公斤的海百合化石,證明官渡鎮(zhèn)這一帶曾處于深海之中?;窃谒蓸鋷X電站附近發(fā)現(xiàn)的,或許是從武陵峽里被沖出來的,倒也未嘗沒有可能。我們一路趟來,倒也看見過不少奇怪的石頭,可惜我借不來一雙慧眼,看不出這些石頭有何奇特之處。如果有奇石愛好者進入武陵峽里,必然會有所發(fā)現(xiàn)。
武陵峽的絕壁沿峽可見,有的巖生倒樹,導(dǎo)游說機緣巧合能看見猴子攀爬;有的壁生洞穴,導(dǎo)游說雨天的時候那些洞里會飛瀑流雪;有的顏色斑駁,導(dǎo)游說像孫悟空像豬八戒像觀音菩薩等等,不一而足。我看了,說實話,并不是那么惟妙惟肖。這些都是因物賦形而已,角度不同,看見的也會不同。也許他看到的是豬八戒,別人看到的是大將軍;他看到的是孫悟空,別人看到的只是一個小猴猻。頭腦不同,眼光也不同,智者推己及人,愚者以己度人,蕓蕓眾生之各不相同,大抵由此而生。
我對這些牽強附會的聯(lián)想不感興趣。我屬于“到了景點拍照”的旅行者,峽谷里光和影的變化更讓我心醉神迷。光或明或暗,峽如夢如幻。尤其是在昏暗的窄峽里,一團光穿過樹影投射進來,原本幽深的峽谷馬上呈現(xiàn)出富麗堂皇的色彩,濕漉漉的石壁甚至有了玉石一般的光澤。即使照射在石壁上的一棵小樹上,那棵小樹即刻顯得神圣又高潔。你無法不對這棵小樹心懷敬仰。你要知道,在這樣的絕壁上長成一棵小樹,需要幾十年、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,也許一陣風能把它刮跑,也許一場雨能把它沖掉,也許一塊落石能把它砸倒,但它終究長成了一棵樹!多么艱難的成長!多么寂寞的成長!多么堅強的成長!給點陽光為什么不能燦爛?給點月光為什么不能浪漫?你看那棵樹,在陽光下熠熠生輝,是那么的驚艷!
回首長峽,風景變幻,心里有許多留戀,也有許多遺憾?;蛟S,在不同的季節(jié)、不同的天氣條件、不同的角度等各種不同的情況下,可以拍出很美的照片,但現(xiàn)在只能就這樣趟下去了。好在武陵峽是一條時空隧道,我們趟過來,是歲月荏苒;我們趟過去,是滄海桑田。留無限感慨在心間吧,我也在心里默念那副著名的對聯(lián):壁立萬仞,無欲則剛;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。
走過一段舒緩的林間小路,我們來到了“桃花源”。這是從鄧家而下河邊唯一有人家的地方,只有兩戶,都開著農(nóng)家樂,主要服務(wù)武陵峽游客們的肚子。據(jù)說這里過去住了十來戶人家,逐漸搬到山外去了。王定喜是這里的原住民,我們?nèi)ツ暝谒页缘奈顼?,今天還是在他家訂的飯。來到門前一看,嗬!稻場里撐著十來頂花花綠綠的帳篷,堂屋里坐著從河南省南陽市來的一群驢友,看樣子他們昨晚上就在這里安營扎寨,今晚上還會幕天席地。好一群會尋快活的人!即使把我們擠到偏廈里,我也得為他們贊一個!
這里真是個好地方,門前瓦滄河,屋后驢頭峽,青呼呼的稻子未抽穗,綠油油的玉米已揚花。王定喜是個勤勞的人,喂豬養(yǎng)雞,種糧點菜,摘些野果再釀點酒,這小日子挺美挺滋潤。很自然的想起《桃花源記》中的語句:“土地平曠,屋舍儼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。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其中往來種作,男女衣著,悉如外人……”
由于可以理解的緣故,很多人鼓吹并求證這里就是陶淵明筆下的“桃花源”,或是因為官渡鎮(zhèn)漢朝時隸屬武陵縣,或是因為《桃花源記》中有“武陵人捕魚為業(yè)”的話,于是將這條峽谷命名為武陵峽,把這里稱為桃花源。真正的桃花源到底在湖南常德,還是在湖北竹山,誰也難下定論。但毫無疑問的是,這里是一處真正的富有詩意的田園,讓我不自覺地想起陶淵明的《歸去來辭》里的句子,比如:“云無心以出岫,鳥倦飛而知還。”還有:“木欣欣以向榮,泉涓涓而始流.善萬物之得時,感吾生之行休。”……
《歸去來辭》是陶淵明辭官歸鄉(xiāng)后的作品。那時陶淵明剛過不惑之年,家無余糧,就去做了彭澤縣令,月俸五斗米。上級領(lǐng)導(dǎo)郵督來彭澤縣督察,差人叫他穿好官服來見。陶淵明說:“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鄉(xiāng)里小人邪。”于是交出官印,躬耕田園,自得其樂。
“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鄉(xiāng)里小人邪。”是陶淵明平靜的訴說。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(quán)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。”是李白痛苦的吶喊。這是中國兩位偉大詩人共同的心聲。
遙想五柳先生的風骨,不覺意馳神往。有副對聯(lián)說:“世事洞明皆學(xué)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。”陶淵明未嘗不知道這些“學(xué)問“或“文章“。按這些“學(xué)問“去做“文章”,他可以舒舒服服地當他的縣令,每月拿到五斗米——在物質(zhì)匱乏、戰(zhàn)亂頻仍的時代,五斗米的工資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了。只是他不屑于這樣的“學(xué)問”,也不愿意做這樣的“文章”,既然“世與我而相違,復(fù)駕言兮焉求?”何況“田園將蕪胡不歸”?干脆的,拜拜了,你玩兒著,俺回老家去也!
同行的網(wǎng)友“會飛的灰太狼”特別喜歡南懷謹?shù)囊桓睂β?lián):“三千年讀史,不外功名利祿;九萬里悟道,總歸詩酒田園。”在上海打拼多年,在上海有房有車有老婆孩子,四十歲不到卻老是想回竹山“頤養(yǎng)天年”,似乎他是一名老僧洞穿世事,看破紅塵。他執(zhí)意要進這武陵峽,或許是在追尋陶淵明的詩酒田園。我很理解他的夢想,但對這副對聯(lián)略有微詞,“功名利祿”何為功?于他人有益、于社會有益、于國家有益,這就是功,追求這樣的“功”,何樂而不為?
陶淵明說他“誤落塵網(wǎng)中,一去三十年”,我參加工作也已經(jīng)整整三十年了??晌覜]有田園可以歸去。后來的日子,是像陶淵明一樣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,還是像海子一樣“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”,或者仍是客居在喧囂的城市里,做一個落寞的游子,我不知道。
吃飯!洋芋干飯+新鮮蔬菜。
前面再趟一段路,就出武陵峽了。如果評選世界上最美的三條峽谷,我覺得第一條是武陵峽,第二條也是武陵峽,第三條還是武陵峽。但我必須回到峽外的滾滾紅塵中去,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我,我還得為了生存而營營祿祿。
武陵峽,你也等著我,明年夏天,我們再來!
?。ㄗ髡邽榻袢罩裆骄W(wǎng)友)
從官渡鎮(zhèn)乘車,溯堵河而上,過松樹嶺電站,過龍背灣電站,折而向右,從山頂轉(zhuǎn)到谷底,就看到兩戶人家,姓鄧,當?shù)厝朔Q為“鄧家”。鄧家門前的小河現(xiàn)在叫瓦滄河,竹山古縣志稱為瓦沙河,源自湖北省與重慶市的界山。瓦滄河自竹溪縣桃源鄉(xiāng)古峰嶺村流入竹山縣官渡鎮(zhèn)蒲溪村,至桃源村匯入堵河。這段曲折幽深的河谷就是武陵峽。武陵峽全長約30公里,從鄧家而下直至峽谷出口約10公里,是武陵峽最精妙的路段。
往事并不如煙,這是我第三次進入武陵峽。
八年前的夏天,我第一次來到武陵峽,從古峰嶺腳下進入峽谷,曾來到鄧家歇腳。這是帶著吊腳樓風格的土墻房子,屋里擺放著背簍,頭纏毛巾的鄧家大媽,端著一根老長的旱煙袋,旁若無人,咂咂有聲,院子里的大黃狗閑來無事,時不時地追逐著蝴蝶。我們在鄧家借水泡面,然后繼續(xù)向下。遺憾的是,前行不遠,峽谷中遇到深潭,下水試探,潭水高過頭頂。因為擔心攜帶的相機等物品落水,我們只得怏怏地原路返回。
去年夏天,我從鄧家下河,第一次走出了峽谷,欣慰中又覺得天空不夠明麗,光線有些暗淡,以至沒有留下滿意的照片。這次來的正好,天藍的沒有一點暇疵,云白的不帶一絲陰影,青山上綠葉發(fā)亮,河谷里流水泛光,碩大的黑色蝴蝶優(yōu)雅地閑庭信步,各種鳥兒的叫聲交響著渾然天成的樂曲。我們從鄧家門前沿河而下,趟入武陵峽奇瑰的風景中。
武陵峽里只能趟著河水走。因為沿途很多路段沒有路,甚至除了峭壁只有河水。我們或者從左岸到右岸,或者在河水里行走。河水清淺,河底石頭的大小、顏色、形狀,直視無礙,洞若觀火。稍有一些涉水經(jīng)驗的人,從河底沙礫的顏色、河中水花的大小,以及河床的寬窄等,都能看出河水的深與淺。
謙虛一點說吧,我,在水里算得上一把好手。
我的老家在堵河邊上,我自小在河水里廝混,小時候搬石捉蟹,長大了撒網(wǎng)捕魚,至今仍保持著對河水的親情。只是現(xiàn)在很少看到自由的河流了!大大小小的河流都要建起電站來,河水被禁錮了,河流消失了!那圈養(yǎng)的水不是河流,看不見水的游動,聽不見水的歡笑,那水面的垃圾和丑陋的岸線透露出水的悲哀。當然,我并不是反對建設(shè)水電站,水庫有水庫的浩渺,水庫有水庫的風光,但我是一個在河邊上長大的人,我更喜歡自由流動的河流。
在大家小心翼翼地趟著的時候,同行的美國留學(xué)生史蒂文卻開始了“折返趟”。他板著臉,甩著胳膊,齊步走似地來回趟著,牛高馬大的家伙,激起老大的水花。這個二十六歲的小伙子曾當過海軍陸戰(zhàn)隊員,因為追一個溫州姑娘來到中國??此鞘勘霾偎频谋砬?,我開始覺得這小子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,后來才明白,他是以這種方式表達他的欣喜若狂。
是啊,這條小河多么美!兩岸青山滴翠,一路蜓飛蝶舞,時有奇花異草,間或飛鳥鳴還,水隨山轉(zhuǎn),景隨步移,我們趟過來趟過去,都趟不出這條小河帶給我們的嫵媚。
但這條河絕不是一條柔弱的河流。這段峽谷時寬時窄,最窄的地方不到兩米,在逼仄的峽谷中,河底是細碎的礫石和沙子,在稍寬闊的河谷地段,則滿是臉盆以至更大一些的石頭,在接近峽口的一帶,則是巨石累累。八年前阻擋我們前進的原本是巨石擋住狹窄的河道,以至形成深潭。去年我走到那里的時候,深潭已不知所在,巨石無影蹤。這條小河的力量何其雄偉!遙想河水滿峽之時,無論是多大的石頭,在滾滾洪流的不懈沖擊之下,要么化為碎片,要么飄向前方。
在歲月的河流里,每個人都想做一條魚,自由而靈動,滋潤又灑脫,但我們一定會發(fā)現(xiàn),我們不是魚,我們只是石頭,我們被時光裹挾,我們被撞擊,被磨礪,被雕琢,我們跌跌滾滾、遍體鱗傷、千瘡百孔。募然回首,我們那些夢想的碎片早已掩沒在河道的沙灘里,再也找不回來了!
且收起一河傷感來,且隨著一河清流向前走吧,且行且珍惜。在武陵峽夢一般的山水中,且放眼去,看那絕壁上的光和影吧。
武陵峽的絕壁真的是鬼斧神工。尤其是兩米左右寬窄的那一段峽谷,就像是原本連在一起的高山劈開了一條縫似的。站在峽底仰望,兩旁壁立萬仞,所謂的蒼穹只是藍藍的一線。每次走到這里,我先是驚嘆,繼而驚悚,再生敬畏。山,何其雄偉!人,何其渺??!天生萬物,人類不過是大自然寵溺的幼童而已,焉能不生崇敬之意?
武陵峽有足夠的資格接受我們的膜拜。
在十多億年的時間里,這里還是浩瀚的海洋;大約在七億年的時候,這里上升為陸地,后又沉入海洋;兩億三千萬年的時候,神農(nóng)架及竹房三縣多處斷裂,上升為陸地。武陵峽就是一條斷裂帶。所謂斷裂帶,通俗一些說,就是裂了一道口子。斷裂帶其實很常見,包括雅魯藏布大峽谷在內(nèi)的許多大峽谷都是斷裂帶形成的,但武陵峽斷裂帶之深、之長、之窄、之奇,以至成為一道奇妙的“山縫”,堪稱奇觀。而瓦滄河恰巧又從這條斷裂帶上汩汩流過,可謂奇之又奇。
城關(guān)鎮(zhèn)一位朋友從官渡鎮(zhèn)購得一塊重達400公斤的海百合化石,證明官渡鎮(zhèn)這一帶曾處于深海之中?;窃谒蓸鋷X電站附近發(fā)現(xiàn)的,或許是從武陵峽里被沖出來的,倒也未嘗沒有可能。我們一路趟來,倒也看見過不少奇怪的石頭,可惜我借不來一雙慧眼,看不出這些石頭有何奇特之處。如果有奇石愛好者進入武陵峽里,必然會有所發(fā)現(xiàn)。
武陵峽的絕壁沿峽可見,有的巖生倒樹,導(dǎo)游說機緣巧合能看見猴子攀爬;有的壁生洞穴,導(dǎo)游說雨天的時候那些洞里會飛瀑流雪;有的顏色斑駁,導(dǎo)游說像孫悟空像豬八戒像觀音菩薩等等,不一而足。我看了,說實話,并不是那么惟妙惟肖。這些都是因物賦形而已,角度不同,看見的也會不同。也許他看到的是豬八戒,別人看到的是大將軍;他看到的是孫悟空,別人看到的只是一個小猴猻。頭腦不同,眼光也不同,智者推己及人,愚者以己度人,蕓蕓眾生之各不相同,大抵由此而生。
我對這些牽強附會的聯(lián)想不感興趣。我屬于“到了景點拍照”的旅行者,峽谷里光和影的變化更讓我心醉神迷。光或明或暗,峽如夢如幻。尤其是在昏暗的窄峽里,一團光穿過樹影投射進來,原本幽深的峽谷馬上呈現(xiàn)出富麗堂皇的色彩,濕漉漉的石壁甚至有了玉石一般的光澤。即使照射在石壁上的一棵小樹上,那棵小樹即刻顯得神圣又高潔。你無法不對這棵小樹心懷敬仰。你要知道,在這樣的絕壁上長成一棵小樹,需要幾十年、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,也許一陣風能把它刮跑,也許一場雨能把它沖掉,也許一塊落石能把它砸倒,但它終究長成了一棵樹!多么艱難的成長!多么寂寞的成長!多么堅強的成長!給點陽光為什么不能燦爛?給點月光為什么不能浪漫?你看那棵樹,在陽光下熠熠生輝,是那么的驚艷!
回首長峽,風景變幻,心里有許多留戀,也有許多遺憾?;蛟S,在不同的季節(jié)、不同的天氣條件、不同的角度等各種不同的情況下,可以拍出很美的照片,但現(xiàn)在只能就這樣趟下去了。好在武陵峽是一條時空隧道,我們趟過來,是歲月荏苒;我們趟過去,是滄海桑田。留無限感慨在心間吧,我也在心里默念那副著名的對聯(lián):壁立萬仞,無欲則剛;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。
走過一段舒緩的林間小路,我們來到了“桃花源”。這是從鄧家而下河邊唯一有人家的地方,只有兩戶,都開著農(nóng)家樂,主要服務(wù)武陵峽游客們的肚子。據(jù)說這里過去住了十來戶人家,逐漸搬到山外去了。王定喜是這里的原住民,我們?nèi)ツ暝谒页缘奈顼?,今天還是在他家訂的飯。來到門前一看,嗬!稻場里撐著十來頂花花綠綠的帳篷,堂屋里坐著從河南省南陽市來的一群驢友,看樣子他們昨晚上就在這里安營扎寨,今晚上還會幕天席地。好一群會尋快活的人!即使把我們擠到偏廈里,我也得為他們贊一個!
這里真是個好地方,門前瓦滄河,屋后驢頭峽,青呼呼的稻子未抽穗,綠油油的玉米已揚花。王定喜是個勤勞的人,喂豬養(yǎng)雞,種糧點菜,摘些野果再釀點酒,這小日子挺美挺滋潤。很自然的想起《桃花源記》中的語句:“土地平曠,屋舍儼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。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其中往來種作,男女衣著,悉如外人……”
由于可以理解的緣故,很多人鼓吹并求證這里就是陶淵明筆下的“桃花源”,或是因為官渡鎮(zhèn)漢朝時隸屬武陵縣,或是因為《桃花源記》中有“武陵人捕魚為業(yè)”的話,于是將這條峽谷命名為武陵峽,把這里稱為桃花源。真正的桃花源到底在湖南常德,還是在湖北竹山,誰也難下定論。但毫無疑問的是,這里是一處真正的富有詩意的田園,讓我不自覺地想起陶淵明的《歸去來辭》里的句子,比如:“云無心以出岫,鳥倦飛而知還。”還有:“木欣欣以向榮,泉涓涓而始流.善萬物之得時,感吾生之行休。”……
《歸去來辭》是陶淵明辭官歸鄉(xiāng)后的作品。那時陶淵明剛過不惑之年,家無余糧,就去做了彭澤縣令,月俸五斗米。上級領(lǐng)導(dǎo)郵督來彭澤縣督察,差人叫他穿好官服來見。陶淵明說:“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鄉(xiāng)里小人邪。”于是交出官印,躬耕田園,自得其樂。
“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鄉(xiāng)里小人邪。”是陶淵明平靜的訴說。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(quán)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。”是李白痛苦的吶喊。這是中國兩位偉大詩人共同的心聲。
遙想五柳先生的風骨,不覺意馳神往。有副對聯(lián)說:“世事洞明皆學(xué)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。”陶淵明未嘗不知道這些“學(xué)問“或“文章“。按這些“學(xué)問“去做“文章”,他可以舒舒服服地當他的縣令,每月拿到五斗米——在物質(zhì)匱乏、戰(zhàn)亂頻仍的時代,五斗米的工資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了。只是他不屑于這樣的“學(xué)問”,也不愿意做這樣的“文章”,既然“世與我而相違,復(fù)駕言兮焉求?”何況“田園將蕪胡不歸”?干脆的,拜拜了,你玩兒著,俺回老家去也!
同行的網(wǎng)友“會飛的灰太狼”特別喜歡南懷謹?shù)囊桓睂β?lián):“三千年讀史,不外功名利祿;九萬里悟道,總歸詩酒田園。”在上海打拼多年,在上海有房有車有老婆孩子,四十歲不到卻老是想回竹山“頤養(yǎng)天年”,似乎他是一名老僧洞穿世事,看破紅塵。他執(zhí)意要進這武陵峽,或許是在追尋陶淵明的詩酒田園。我很理解他的夢想,但對這副對聯(lián)略有微詞,“功名利祿”何為功?于他人有益、于社會有益、于國家有益,這就是功,追求這樣的“功”,何樂而不為?
陶淵明說他“誤落塵網(wǎng)中,一去三十年”,我參加工作也已經(jīng)整整三十年了??晌覜]有田園可以歸去。后來的日子,是像陶淵明一樣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,還是像海子一樣“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”,或者仍是客居在喧囂的城市里,做一個落寞的游子,我不知道。
吃飯!洋芋干飯+新鮮蔬菜。
前面再趟一段路,就出武陵峽了。如果評選世界上最美的三條峽谷,我覺得第一條是武陵峽,第二條也是武陵峽,第三條還是武陵峽。但我必須回到峽外的滾滾紅塵中去,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我,我還得為了生存而營營祿祿。
武陵峽,你也等著我,明年夏天,我們再來!
?。ㄗ髡邽榻袢罩裆骄W(wǎng)友)
![相關(guān)新聞](http://static.rmzx.zhushan.cn/pc/static/image/newsimg.png)
![今日竹山便民服務(wù)](http://static.zhushan.rzv7.com/file/upload/240304195839_1629.jpg)
![今日竹山云超市](http://static.zhushan.rzv7.com/file/upload/240304195838_8885.jpg)
![](http://static.rmzx.zhushan.cn/pc/static/image/newsimg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