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來了,讓我又禁不住想起了我的爺爺。他就像家鄉(xiāng)的那棵老槐樹一樣,一直屹立在那里,永久活在大家心目中,更活在我記憶最深處。
在我心目中,爺爺是那個年代的佼佼者——勤勞致富的能干人、公正為民的好干部,收養(yǎng)留守老人的活菩薩。
勤勞一輩子
我的爺爺沒有文化,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,但因為他勤勞致富,被評為那個年代“全省勞?!?。在我記憶中,他干成了很多事,種植香菇木耳、辦磚瓦廠、烤煙、養(yǎng)牛養(yǎng)羊子……因為爺爺勤勞,一輩子都沒缺過零花錢,印象中,他老了喜歡和幾個老弟兄一起打紙牌,經常還能掏出一卷卷的錢來,我每當要上學出門,爺爺總是喊:“孫女,來。”然后至少給我5元零用錢。每次放學回家,都看到爺爺在田間地頭忙碌著,因為爺爺勤勞家里從來不缺菜吃,他還把時令蔬菜采摘著送到街上沒有菜吃的親戚們。每逢過年,還能吃到爺爺埋在土里的新鮮的玉米棒子和甘蔗。到如今我也不知道爺爺是怎么保存的,但我至今都記得那個味道。我的爺爺真的是勤勞一生,操心一生,為兒孫付出一生的能干人。
村民心中好干部
記憶中,爺爺“愛管閑事”,其實是“熱心腸”,各家矛盾糾紛、家長里短、子女教育問題,爺爺都愛去幫忙解決,印象最深的,院里有的父母喜歡打罵孩子,爺爺就去做工作說:對孩子不能打罵,應該說服教育;有的父母不讓孩子讀書,早早的就讓孩子出門打工掙錢,他就去說服別人要孩子多讀點書。他的公正和直爽,大部分人能理解他的好心好意,也有少數人會覺得他嘴太直了。但是日久見人心。終究爺爺還是很有威信,是一位德高望重,受人敬重的老干部。
留守老人的活菩薩
印象中,家里有四五位孤寡老人,我小時候都叫他們寡大伯、寡二伯……都是爺爺收留在家。雖然說不能給他們錦衣玉食的生活,起碼呆在老吳書記家,不會挨餓受凍,不會受人欺負,每天都有熱菜熱飯吃,有干凈衣服穿,爺爺待他們就如同自己的親人一樣的。這是一種大愛,因為可以說沒有責任和義務,可管可不管,但是爺爺都把他們管著,一直在我們家養(yǎng)老送終。這也給我們后輩樹立了很好的榜樣,一個人靈魂最高貴的地方就是對待弱者也有一顆悲憫之心!
俗話說,積善之家必有余慶,積惡之家必有余殃。相信在爺爺良好家風,大愛大善精神的引領下,一定會給他的后人子子孫孫帶來好福氣。生活在這樣的好時代,我一定秉承爺爺的足跡,勤懇上進,珍惜工作,愛護家庭,做爺爺驕傲的好孫女!相信爺爺在另一個世界也一定會心有感應,露出欣慰的笑容說:孫女啊,你真棒?。▍腔埽?br />
在我心目中,爺爺是那個年代的佼佼者——勤勞致富的能干人、公正為民的好干部,收養(yǎng)留守老人的活菩薩。
勤勞一輩子
我的爺爺沒有文化,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,但因為他勤勞致富,被評為那個年代“全省勞?!?。在我記憶中,他干成了很多事,種植香菇木耳、辦磚瓦廠、烤煙、養(yǎng)牛養(yǎng)羊子……因為爺爺勤勞,一輩子都沒缺過零花錢,印象中,他老了喜歡和幾個老弟兄一起打紙牌,經常還能掏出一卷卷的錢來,我每當要上學出門,爺爺總是喊:“孫女,來。”然后至少給我5元零用錢。每次放學回家,都看到爺爺在田間地頭忙碌著,因為爺爺勤勞家里從來不缺菜吃,他還把時令蔬菜采摘著送到街上沒有菜吃的親戚們。每逢過年,還能吃到爺爺埋在土里的新鮮的玉米棒子和甘蔗。到如今我也不知道爺爺是怎么保存的,但我至今都記得那個味道。我的爺爺真的是勤勞一生,操心一生,為兒孫付出一生的能干人。
村民心中好干部
記憶中,爺爺“愛管閑事”,其實是“熱心腸”,各家矛盾糾紛、家長里短、子女教育問題,爺爺都愛去幫忙解決,印象最深的,院里有的父母喜歡打罵孩子,爺爺就去做工作說:對孩子不能打罵,應該說服教育;有的父母不讓孩子讀書,早早的就讓孩子出門打工掙錢,他就去說服別人要孩子多讀點書。他的公正和直爽,大部分人能理解他的好心好意,也有少數人會覺得他嘴太直了。但是日久見人心。終究爺爺還是很有威信,是一位德高望重,受人敬重的老干部。
留守老人的活菩薩
印象中,家里有四五位孤寡老人,我小時候都叫他們寡大伯、寡二伯……都是爺爺收留在家。雖然說不能給他們錦衣玉食的生活,起碼呆在老吳書記家,不會挨餓受凍,不會受人欺負,每天都有熱菜熱飯吃,有干凈衣服穿,爺爺待他們就如同自己的親人一樣的。這是一種大愛,因為可以說沒有責任和義務,可管可不管,但是爺爺都把他們管著,一直在我們家養(yǎng)老送終。這也給我們后輩樹立了很好的榜樣,一個人靈魂最高貴的地方就是對待弱者也有一顆悲憫之心!
俗話說,積善之家必有余慶,積惡之家必有余殃。相信在爺爺良好家風,大愛大善精神的引領下,一定會給他的后人子子孫孫帶來好福氣。生活在這樣的好時代,我一定秉承爺爺的足跡,勤懇上進,珍惜工作,愛護家庭,做爺爺驕傲的好孫女!相信爺爺在另一個世界也一定會心有感應,露出欣慰的笑容說:孫女啊,你真棒?。▍腔埽?br />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