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楚網(wǎng)-十堰頭條訊記者 吳忠斌 通訊員 阮靖雯 報道: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(fā)展,人類“圍剿”腫瘤的方法越來越多樣。十堰市人民醫(yī)院腫瘤中心微創(chuàng)診療室負責人雷金華介紹,目前開展的放射性粒子治療技術,對于頑固性腫瘤、復發(fā)性腫瘤仍能取得很好的療效。
來自丹江口市的孟先生,不幸患上了食管癌,因為失去了手術機會而選擇了放療。在病情控制2年后,復查發(fā)現(xiàn)上縱膈出現(xiàn)轉移,局部病變已明顯壓迫主氣管,呼吸困難癥狀極為嚴重。得知十堰市人民醫(yī)院能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療技術治療這種疾病后,孟先生來到十堰市人民醫(yī)院腫瘤中心尋求治療。經檢查發(fā)現(xiàn),患者主氣管已狹窄近80%,呼吸非常吃力,每次呼吸都伴隨著高調的哮鳴音,病人非常痛苦。
雷金華介紹,孟先生病變?yōu)橹委熀髲桶l(fā),常規(guī)治療手段已無法進行,只適合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療。他的病變主要集中在胸廓入口、前縱隔區(qū)域,由于病變區(qū)血管豐富、氣道狹窄明顯,有大出血、窒息等嚴重風險存在。
為了保證粒子治療的順利實施,醫(yī)療團隊在完善術前檢查后,做了詳細的術前評估,并制定了詳盡的粒子治療計劃。正式手術前,還做了充分的應急準備。在醫(yī)療團隊的全力配合下,歷經近2個小時,順利完成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。治療后第三天患者感覺呼吸困難癥狀開始減輕,一周后癥狀明顯緩解。一月后復查CT發(fā)現(xiàn)病變基本上消除了。對治療效果,患者和家屬都很滿意。
71歲的王先生因咳嗽伴咳血,在老家醫(yī)院檢查出右肺癌,住院后檢查發(fā)現(xiàn)失去了手術機會,進行了右肺癌根治放療,后來復查一直比較穩(wěn)定。去年8月,王先生的腫瘤再次復發(fā)。此時已無法進行二程放療,手術就更不用考慮。
這可愁壞了王先生一家人。正在家屬一籌莫展的時候,十堰人醫(yī)腫瘤中心醫(yī)生向其介紹了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:“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惡性腫瘤”。
雷金華介紹,腫瘤專家團隊對王先生的病情進行詳細術前研究,該病變就在肺門區(qū)域,血管比較密集,這個部位做粒子治療,有一定難度和風險。他們在CT引導下,通過精準穿刺技術,將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患者肺部腫瘤,順利完成了整個過程,粒子分布非常理想,小小的碘粒子開始釋放伽馬射線,對腫瘤病變組織進行直接照射,直至腫瘤被“照死”。
每次復查,王先生的腫瘤都在縮小,在粒子植入3個月后,腫瘤奇跡般消失了。同時,患者感覺身體越來越正常,咳嗽、氣喘慢慢減輕,痰里也沒有血絲。
雷金華介紹,粒子植入全稱為“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”,是一種將放射源植入腫瘤內部,讓其摧毀腫瘤的治療手段。粒子植入治療技術臨床上主要運用的放射性粒子主要是碘125粒子。每個125粒子就像一個小太陽,其中心附近的射線最強,距離遠了射線迅速衰減,可最大限度降低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。放射性粒子治療具有局部劑量強度高,周圍組織劑量隨著距離的增加迅速衰減,從而達到很好的局部治療效果,且很好避免了周圍組織的損傷。粒子植入等腫瘤微創(chuàng)治療是腫瘤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,具有創(chuàng)傷小、療效明確、安全性高、患者恢復快、操作相對簡單、適應人群廣、治療費用醫(yī)保可報銷等特點,已經成為繼手術、放療、化療之后的一種新的治療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