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|97久草视频在线|99国产在线宅男|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

    首頁 > 廣播
    【聽竹山】我的官渡記憶——門前那河
    發(fā)布時間: 2019-09-26 10:13 來源: 編輯:
    字體大?。?
    打印
    返回

    我的官渡記憶——門前那河

    作者:二不先生

    我的老家就在官渡河邊。每天清晨打開房門,第一眼就能看到那清清的河水、軟軟的沙灘,就能看到渡口上來來回回載著忙碌身影的渡船和汽車船。


    秀美水鄉(xiāng)

    官渡河落差大,基本上由一個個深潭和一個個淺灘,曲曲折折地連接在一起,河水時而沉寂、時而歌唱著奔涌向前。


    上世紀80年代的渡口

    在河邊長大,自然會在河里耍。上起新街村廟灣滾牛石、下至清風灘趙家灣10余里的河面,是我和玩伴們夏天嬉戲的樂園。滾牛石是險灘,河水徑直沖向巨大巖石激起了強力漩渦,行船的、放排的到達此地,都會格外小心,我們也就只敢在漩渦以下水域玩了。對窩兒石在官渡古鎮(zhèn)的下頭,每天都有一群群背著家長偷偷下河的小孩,在這里光著身子撲騰。對窩兒石成為孩子們玩水的理想之地,既因為它是一個小回水灣,深不到2米,寬不過5米,邊兒上有巖石可以跳水,安全又有趣兒;還因為它僻靜,大人不專門來找就不會被發(fā)現(xiàn)。我也是在這兒學會游泳的,與其他伙伴兒不同,父親認為住在水邊兒就應該識水性,天天反對看電影也不反對我下河,所以每次我都可以沒有顧忌地在河里盡情游、肆意耍!



    擺渡

    每個成年人到青檀樹下的深潭游泳,都想挑戰(zhàn)三件事兒。一是探水底,二是在汽車船甲板上和吊架上跳水,三是鉆汽車船肚子。青檀樹下的水究竟有多深一直是個謎,沒有人潛到過水底,用八九米長的竹篙往下探也沒到底兒。有人說,如果上街頭的朱太公來也許可以,只可惜好多人激將他試一試,他都說“肯定行!我當年能鉆到幾十米深撈東西,現(xiàn)在不搞!” 在汽車船甲板或吊架上跳水,突破心理關之后就比比誰的跳水姿勢更漂亮、誰的花樣更多。每到下午,坐在家門口就能聽到一聲接一聲的“咚、咚”,就能感受那一片喧鬧。鉆汽車船肚子是非常危險的,方法不對,人鉆進去就出不來了,我很幸運,挑戰(zhàn)成功!

    汽車船一角

    在河邊長大,必然見證過洪水的猖狂。山區(qū)發(fā)洪水來得急、退得快,來時猛于虎。官渡河每年夏天都會發(fā)洪水,并且每隔兩三年就洗一次街,我家離河很近,自然深受其害。最厲害的一次是1980年,那時候我還小沒印象,只是后來聽大人說,住古鎮(zhèn)前街的,家里都進了水,我家房子的大門被洪水完全淹沒了,家里的好些東西是游泳進去搶出來的。好在我家是厚厚的石墻房子,又處在一個回水灣的位置,洪水只是漫進來,對房子沒有什么沖擊。后來還有好幾次洪水進了屋,漲水時倉皇撤離,退水后趕忙修復,每一次都望洋興嘆,每一次都精疲力竭!


    洪水來襲

    發(fā)洪水時,上游的山上會沖下來很多柴禾。漲水時,可以到河邊用拋鉤撈柴,退水后,可以到河灘上和水里去撿浪渣子柴,這種柴曬干后易燃經(jīng)燒,身強力壯的人能趁一次發(fā)洪水攢夠一年所需的柴禾。因為這樣,有的人看到河里的柴禾就拼了命地撈,好幾個熟悉的街坊就因為把拋鉤系在手腕兒上,反被大柴禾“勾”進了滾滾洪流。因此,父親只允許我們弟兄幾個在退水后撿柴,禁止在漲水時撈柴。



    水邊撈柴

    一到夏季,像我家這樣住在河邊的人們都會念叨著,希望今年洪水不要上街!一次,有位好心人給了父親一本《諸葛神數(shù)》。次年,河里漲水了,父親就用它測了一下,答案是洪水不會進家來,結(jié)果也應驗了。再過一年,又發(fā)大水,再測,答案還是洪水不會進家來,可是雨還一直下,水還一直漲,父親看著情勢不對趕忙決定搬家撤離。后來分析發(fā)現(xiàn),只要問題提的一樣,《諸葛神數(shù)》推的答案都是一樣的,完全不能信!洪水是有規(guī)律的,父親經(jīng)過幾次觀察后說,你們看:當河中央巨浪翻滾、濤聲震天,雨又一直不停的時候,就說明這時的河裝不下上游來的水,洪水會繼續(xù)上漲,要搬家;如果河面波浪平緩,雨越來越小,即使洪水到了門前,也會很快退,不用搬家。



    桃花源中桃花開 攝影:方應成 

    在貧窮落后的年代,敬畏自然、尊重自然是我們的唯一選擇。后來,隨著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和科學進步,竹山建成松樹嶺電站大壩縛住了官渡河這條蒼龍,河水再也沒有上過一次街?,F(xiàn)在,下游建起了潘口大壩,一庫清水靜靜地流淌,盡顯美麗與妖嬈,富饒著這片土地,滋養(yǎng)著故鄉(xiāng)的人們。


    作者簡介:




    二不先生:現(xiàn)供職于竹山縣融媒體中心。

    朗讀者:



    余明明:竹山縣融媒體中心記者

    《聽竹山》欄目,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以內(nèi)的詩歌,投稿至今日竹山網(wǎng)在線投稿,并請在標題前注明“聽竹山”,也可錄音后并附作者簡介投稿QQ:441409997。本節(jié)目文章屬作者原創(chuàng)作品,如有侵權(quán),作者自行負責。


   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
   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
   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
    一周熱門
    媒體矩陣
    • 竹山人大網(wǎng)手機版
      竹山人大網(wǎng)手機版
    • 竹山便民服務
      竹山便民服務
    • 竹山特產(chǎn)云超市
      竹山特產(chǎn)云超市
    • 今日竹山報
      今日竹山報
    • 今日竹山網(wǎng)站手機版
      今日竹山網(wǎng)站手機版
    • 云上竹山客戶端
      云上竹山客戶端
    •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
    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
    • 竹山融媒+微信公眾號
      竹山融媒+微信公眾號
    •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
    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