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麻豆国产对白在线精品|97久草视频在线|99国产在线宅男|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

    首頁 > 聽竹山
    【聽竹山】故鄉(xiāng)的年味兒
    發(fā)布時間: 2024-02-19 11:17 來源:竹山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:陳芳
    字體大小:
    打印
    返回
    聽竹山

    聽竹山故事

    我們?yōu)槟窒硪粋€故事

    留一段記憶

    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好

    今天為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:


    故 鄉(xiāng) 的 年 味 兒

    作者:謝心紅


    每到過年時節(jié),我總會想起小時候在故鄉(xiāng)過年的情景,那撒在心頭,融入血脈中的“年味”悠悠蕩蕩,歷久彌新,揮之不去,令人回味。
    我的故鄉(xiāng)在鄂渝交界的邊遠山區(qū),那里山清水秀,民風淳樸。小時候,我和其他孩子一樣,總盼望過年。臨近年底,就扳著指頭數(shù)還有幾天過年。因為在我看來,過年似乎就是小孩子的節(jié)日,能夠?qū)崿F(xiàn)很多愿望——平時要寫作業(yè)、打豬草,過年能一門心思玩了;過年能收壓歲錢,新的一年有錢買作業(yè)本了;過年能穿新衣服、新鞋子、吃好的;過年還能走親戚、串門子、放鞭炮……這些簡單而又實在的收獲,會讓我無比滿足和快樂!
    置辦年貨,在我老家叫“忙年”。忙年,要殺年豬、裝香腸、打湯圓。四十多年前,實行的是計劃經(jīng)濟體制,農(nóng)村缺吃少穿,全家人一年的油水就指望豬了,能殺過年豬的人家不多。

    網(wǎng)絡圖片


    主家在殺豬這天,還要請左鄰右舍聚餐,也叫喝“年豬湯”。既聯(lián)絡感情,也表示祝賀。一伙人在完成肥豬除毛、開邊、摘內(nèi)臟之后,殺豬匠就開始分割豬肉了。這時,主婦就請師傅選下一大塊還冒著熱氣的豬肉來,隨后餐桌上便有了鮮嫩的肥肉和暗紅的瘦肉,這是世上最新鮮的肉,也是地道的土豬肉。
    故鄉(xiāng)的年,從“臘八”正式拉開序幕。這天一大早,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煮“臘八粥”,各家各戶做的臘八粥不同,大多是用各種米、豆、花生與各種干果熬制的,寓意昭示著五谷豐登,糧食豐收。
    過了“臘八”,大小商鋪的貨架上就陸續(xù)擺上年貨了。只不過那時候很多日用品都憑票供應。但即便如此,過年也是商鋪做生意的旺季,無論如何他們也要想方設法備足年貨,生怕耽誤了這季商機。每逢趕集時,四面八方的人都從鄉(xiāng)村土路上涌向集鎮(zhèn)。放眼望去,只見那黑壓壓的人群里,有買煙酒糖茶的,有買雞鴨魚肉的,有買鞭炮香紙的,有買春聯(lián)年畫的,還有買衣服鞋襪的……你若走進人群里,幾乎寸步難行。當人們把各種各樣的年貨樂滋滋地搬進家里時,年也就紅火喜慶起來了。

    網(wǎng)絡圖片


    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家家戶戶大掃除,在我老家叫“打揚塵”。兒時的我覺得“打揚塵”挺有意思,看到大人們都在忙,怕灰塵弄臟了身子,男人們便戴上了帽子,女人們則圍上了頭巾,他們把掃帚綁在一根長竹竿上,使房梁、檁子及旮旮旯旯都能掃到。準備工作做好了,就把屋里的箱子、柜子、桌子等所有能搬得動的家具,都搬到院子里擦洗一遍,對房屋里的灰塵進行徹底打掃,然后再把東西搬進去,或者把僅有的幾件家具變換一下位置擺放,頓覺干凈整潔,煥然一新。
    到了大年三十,家家戶戶張燈結(jié)彩,喜氣洋洋,鞭炮聲此起彼伏,連綿不斷。大人小孩還要忌嘴,只準說好話,不能咒罵人,睡覺叫享福,吃飯叫用膳,外出叫出行,等等。當然,這一天要做的事情還很多,既要寫春聯(lián)貼春聯(lián),還要做團年飯包餃子。小時候,商店里沒有春聯(lián)賣,自家和鄰居家的春聯(lián),都由外婆吩咐我寫,其實我那毛筆字,是染匠送禮—拿不出手啊。
    那時寫春聯(lián),無非都是“童言無忌、開門大喜、迎春接福、六畜興旺”之類,不管內(nèi)容怎樣,用外婆的話說,只要喜慶就行?!疤煸鰵q月人增壽,春滿乾坤福滿門”、“生意興隆通四海,財源茂盛達三江”等通俗易懂的祝福,也就深深地扎根在了我的腦海里。在那時,我也知道了“新年納余慶,嘉節(jié)號長春”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(lián)。在那時,我知道了寫好春聯(lián)如何貼,如何區(qū)分上下聯(lián)。在那時,我知道了為什么要貼門神,也知道了秦瓊、尉遲恭等成為門神的典故。我還特別關注各家各戶的春聯(lián),也碰到一些啼笑皆非的現(xiàn)象,有不少老百姓貼春聯(lián)沒啥講究,前后門對聯(lián)顛倒,人與畜對聯(lián)混淆,上下聯(lián)反貼的情形時有發(fā)生。當然,這天的重頭戲還是中午的那頓“團圓飯”。這頓飯把過年的喜慶氣氛推向到了極致。家里人無論你身在何方,但凡能夠趕回家的,都必須回來吃這頓團圓飯。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,在一掛長鞭的爆響中,全家人于堂屋里的供桌前祭祀過列祖列宗之后,就圍坐在餐桌旁,開始享受豐盛可口的大餐,盡享人間的天倫之樂。

    網(wǎng)絡圖片


    除夕,吃過晚飯,還要“守歲”。所謂守歲,就是一家人圍坐在火爐邊一起聊天,匯一匯一年來的收成,盤一盤一年來的開支,想一想新一年的打算。到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,農(nóng)村也有了電視,人們一邊欣賞著《春節(jié)聯(lián)歡晚會》,一邊家長里短地聊到天亮。長輩給小孩的枕頭下放了壓歲錢,樂得小孩子們屁顛屁顛的。當晚,要燃放鞭炮“封財門”,封好財門后所有家人都不準隨意外出,只有放了爆竹開了財門才能出行。到了午夜,開始燃放爆竹開財門,以示新年來臨,期待一年大吉大利。  
    大年初一,人們都起得很早,穿新衣著新鞋戴新帽,打扮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,吃過甜酒湯圓,就去走親訪友,相互拜年,恭賀新禧。男人們大多是去給岳父、岳母拜年,小孩子給舅舅、舅媽拜年。當然也有按輩分及親近程度,給五湖之內(nèi)的長輩拜年,給同輩拜年,在不斷重復著“新年好”的祝愿聲中享受著新年的快樂。
    正月初二這天,在農(nóng)村屬于最閑散的時候。有人就組織踩高蹺、玩獅子,劃彩船,到比較富裕、開明的人家去拜年,組織者說些恭喜發(fā)財之類的話,主人則送上數(shù)十元或上百元的喜錢兒。有的還配上一條“丹江”或“鴻雁”牌的香煙,他們就跳著、舞著到別人家去了。
    直到正月十五以前,都是走親訪友的日子,村村寨寨也都沉浸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氛圍之中。

    網(wǎng)絡圖片


    到了正月十五,便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元宵節(jié),這是春節(jié)過后第一個重要的節(jié)日。這一天,很多地方都觀花燈,猜燈謎,舞滾龍,劃彩船,放煙花,熱鬧非凡。不過,在我老家過元宵節(jié)似乎比較簡單。記憶里,家家戶戶都要吃白白圓圓的湯圓,掛紅彤彤的燈籠,賞明明亮亮的月亮。夜深了,一家之主還不忘對全家人叮囑一番:“這年過了,節(jié)也過了,打明兒起,你們都收回心思,各忙各的吧……”
    隨著歲月的流轉(zhuǎn),在城市生活的我,已經(jīng)離開故鄉(xiāng)很多年了,對年也多了一份更為真切地理解。如今的年貨更為豐富,團年飯的菜肴也更為齊全,各式煙酒糖果更是應有盡有。但在這個離過年越來越近的日子里,我的內(nèi)心更為向往的還是故鄉(xiāng)那種熱鬧、簡單、自然的過年方式。
    時光荏苒,歲月不居,故鄉(xiāng)的年味宛若一壇老酒,在時光深處,散發(fā)著甘醇而清冽的香味,一點點地滲透到我的心底。我想,這大概就是故鄉(xiāng)的年味所給予我最大的精神依戀吧!
    感謝您的收聽。如果您喜歡,請在微信公眾號文章下方點擊在看、留言,并轉(zhuǎn)發(fā)分享給更多的朋友。
    您可以下載“云上竹山APP”在視聽欄目中收聽,還可以在竹山綜合廣播調(diào)頻(FM)96.8兆赫節(jié)目中收聽,我們下期節(jié)目,再見! 
    作者:
    謝心紅,男,漢族,1958年3月出生,筆名欣鴻,竹山縣科技和經(jīng)信局退休干部,現(xiàn)為竹山縣作協(xié)名譽主席,在珠海出版社出版《欣鴻微型小說選》,在長江出版?zhèn)髅匠霭嫘≌f集《縣里鄉(xiāng)里村里》。


    朗讀者:
    夏甜,竹山縣融媒體中心記者。


    《聽竹山》欄目,投稿要求1000字左右散文或30行左右的詩歌,投稿至今日竹山網(wǎng)在線投稿,并請在標題前注明“聽竹山”。本節(jié)目文章屬作者原創(chuàng)作品,如有侵權,作者自行負責。


   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
   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
   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
    一周熱門
    媒體矩陣
    • 竹山人大網(wǎng)手機版
      竹山人大網(wǎng)手機版
    • 竹山便民服務
      竹山便民服務
    • 竹山特產(chǎn)云超市
      竹山特產(chǎn)云超市
    • 今日竹山報
      今日竹山報
    • 今日竹山網(wǎng)站手機版
      今日竹山網(wǎng)站手機版
    • 云上竹山客戶端
      云上竹山客戶端
    •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
      竹山新聞微信公眾號
    • 竹山融媒+微信公眾號
      竹山融媒+微信公眾號
    •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
      今日竹山微信公眾號